设计模式强调为开发大规模系统提供可复用的设计指南。 —— 《反模式:危机中软件、架构和项目的重构》
就重构的基本原则来说,倒也不是很复杂:
- 小步前进。走一小步,提交一次代码,方便回滚,有一天你会懂的。
- 随时可用。如果不能保证随时可用,那就说不上是重构了。
- 融入日常。
当你习惯了重构,记得在日常工作中使用。
重构模式:EPDCA
我尝试从书中找到一个合适的模式,但是都没有发现符合我的步骤。便在 PDCA 的前面加了个 E,代表了 evaluate:
- 识别需要重构的地方
- 制定重构计划,
- 执行计划的重构任务
- 使用测试对重构是否影响业务功能进行检察
- 调整下一次重构策略
对系统进行大规模重构的过程中,最难的地方在于识别,因为代码坏味道多的地方不一定是价值最高的。寻找你的价值曲线,寻找价值高、实施难度低的部分,是最体现你价值的地方。
四级重构
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以拆解的方式,一步步由系统架构到代码级拆分。在某次吃饭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太对劲。我明明用的是敏捷式的重构方式,而非瀑布模式。它对应于四个不同的重构级别:
- 架构重构 。在不改变业务逻辑的情况下,根据单一职责和依赖倒置原则的思想:对系统进行模块拆分与合并,以明确职责降低耦合度;对包进行重新规划,划分包之间的边界,减少代码间的耦合。
- 模型重构 。在包含测试的情况下,通过识别和发现模型的行为,将行为聚合到模型中:根据方法名称、参数、返回判定内聚到模型中;从流程梳理是否符合业务场景 。
- 模式重构 。对于特定代码坏味道产生的问题,通过结合架构模式、设计模式来提升可读性。如:使用工厂模式统一管理对象的创建;使用策略模式降低复杂度。
- 代码重构 。对于一些小的代码坏味道,可以通过 IDE 重构来快速改善即有代码,而不会影响到业务功能。如:复杂条件语句的提取;使用参数对象重构参数过多。
对应的模式如下图所示:
这一点倒是与我们设计系统的时候,采用的《架构金字塔》颇为一致的:
小步前进
小步前进,拉一下最新的代码。
不论改动的大小,一旦变动的文件多了,如移包、重命名用得广泛的类等等,记得随时提交。
多说无益,步子迈大的时候,你就会回到这句话上。
Git 工作流
如果你们使用的版本控制工具,还不是 Git 话,那么你们可能需要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会到现在的这种地步?
Master 机制
或许因为我合作的同事主要是 ThoughtWorks 的员工,所以在项目合作上,代码水平并不会太差;或许因为我能容忍那些年轻的开发人员犯的错。
我是一个喜欢用 master 分支的开发人员,主要是作为一个 Tech Lead,我并不想成为一个专职的 code reviewer。
所以,在 master 分支上重构,对于每个人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有没有足够的测试覆盖?有没有足够的工程支持?有没有配合的团队合作?
PR 机制
对于采用 pull request / merge request 机制的团队来说,重构并不会一帆风顺。
对于大的重构来说,如目录调整,你还能在花点时间重做。如果是代码重构,一旦重来的话,你可能会忘记你到底修改了什么。
也经常不得不找个夜深人静的时间,加会班,提交上代码。所以,当你采用 PR 机制的时候,记得做一下笔记,写写你打算怎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