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构建框架法的优劣比较
通过本章第二节和第三节的学习,想必你对“自下而上提炼框架”和“自上而下选用框架”都有所了解了。“自下而上提炼框架”的方法上手简单,但是构建一个完整、高质量框架的花费难度高、时间长;“自上而下选用框架”的方法构建完整、高质量框架相对简单、速度也快,但是需要构建者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具体的比较参如表2.4.3所示。
构建框架方法 | 优势 | 劣势 | 应用关键 |
---|---|---|---|
自下而上提炼框架 | 应用简单、见效快、不受固有框架的局限 | 问题分解难、思考速度慢、框架完整难 | 多思考、勤练习 |
自上而下选用框架 | 问题分解简单、思考速度快、框架完整容易 | 依赖于知识/经验的长期积累、可能会受到固有框架的局限 | 平时多积累框架、熟悉框架应用场景 |
两种构建框架方法的综合运用
如前文所讲,两种构建框架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交织在一起,并不能完全分开(但是针对初学者,我还是强烈建议先多多练习“自上而下选用框架”的方法)。下面我们根据一个案例一起学习如何综合运用这两种构建框架的方法。
演练案例——过危桥的问题
假设你乘坐一辆载满40人的长途大巴从深圳去上海,途中要经过高速江西段的一座桥,因为前两天地震导致桥墩松动,目前该桥被列为危桥,只能容纳载重8吨的车辆通过,而长途大巴自重(扣除所载人员和行李的重量)为8.01吨。你会怎么做呢?
看到这个题目时,你可能把注意力放在几个数字上面,“40人”,“8吨”,“8.01吨”。你可能会说“我知道了,这和电梯超重是一样的,下去几个人就可以了”。假设每个人平均体重是120斤,算着算着,不对啊,危桥只能容纳载重8吨的车辆通过,即使40个人全下车,把大家的行李都扔下车,无人驾驶,长途大巴自重也有8.01吨,还是超过了危桥的承重极限。“过不了桥,看样子我们只能打道回府了。”也许你心里如此哀叹。
别急,系统思维的第一步是什么?先别急着出谋划策,第一步是界定问题。本题要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你可能会说是过危桥。但过危桥真的是要解决的问题吗?你问问40个人,大家千里迢迢过来,就是为了过这个危桥吗?
好了,让我们一起回顾界定问题的四大类型,看能否找出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地描述问题。在本题中,过不了桥已经用“40人”、“8吨”、“8.01吨”量化说明清楚了。明确问题构成要素。在本题中,背景也比较清楚。探究问题的本质。如果要解决的问题是过危桥,你可以问一下自己“为什么要过危桥呢。为了去上海啊。所以“过危桥”不是我们的目的,“如何去上海”才是我们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显性化问题隐含的假设。本题中未隐含环境或时间假设。好了,通过对界定问题四大类型的回顾,现在我们已经清楚地界定问题是“送乘客去上海”。下面我们可以进入分析问题阶段。
分析问题的第一步是什么?构建框架。构建框架可以自上而下选用框架,也可以自下而上提炼框架。你可能首先会想到用自上而下选用框架的方法,因为它具有要点质量高、框架完整易以及思考速度快的优势。
既然是自上而下选用框架,第一步就是选取框架。用什么样的框架呢?你脑中可能飞逝过一堆自己积累的框架——“What-Why-How”“二维矩阵”“PDCA”“PEST”“SWOT”等,但发现都用不上。别忘了,万一你界定的问题没有合适的专业理论解决框架,你也可以使用一些符合归纳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结构顺序、重要性顺序)和演绎逻辑顺序的常用框架。针对“送乘客去上海”的问题,我们可以用两分法,把解决方法分为“过桥去上海”和“不过桥去上海”两种情况(见图2.4.41)。
图2.4.41 “送乘客去上海”——自上而下选用框架
选择了合适的框架后,第二步就是依据逻辑树从左往右进行分解解决方法。但问题又来了:过桥?怎么过?不过桥?走其他的路?
别说合适的专业理论解决框架,这次连符合归纳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结构顺序、重要性顺序)和演绎逻辑顺序的常用框架都没有。这时候如果没有清晰思路,构建框架的另一个方法——“自下而上提炼框架”就可以出来大显身手了。
步骤一:罗列要点。
首先,将一张A4纸横放,在纸的中间画一个大圈,圈内写上“送乘客去上海”,再写出刚刚自上而下构建的框架(见图2.4.42)。
图2.4.42 横向的A4纸写上初步框架
然后,围绕中间的目标,在A4纸的四周写上所有你能够想到的点子。尽量将你认为是同一类的写在同一个区域,把过桥相关的点子都写在右边,把不过桥相关的点子都写在左边,若你认为点子间有层级关系,还可以通过线条将它们连接起来,如图2.4.43所示。
图2.4.43 A4纸的四周写上点子
(请离开本书片刻,在纸上写上所有你能想到的点子。切记这是一个发散思考的过程,天马行空,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要给自己设限。)
这时你应该已经有了一张你自己的手绘图,在你纸上有许多开始没有想到的奇思妙想。图2.4.44是一个处于由中心向四周发散状态的半成品逻辑思维导图。
图2.4.44 “送乘客去上海”的半成品逻辑思维导图
你的逻辑思维导图可能比上图的内容、分的层次、连接起来的线条或多或少,这都没有关系,因为这只是我们中间发散思考的一个过程。通过接下来的步骤二,我们将进行逻辑思维导图的收敛与发散的双向过程,形成终稿。
步骤二:连线归类。
第一步是借助逻辑思维导图的发散过程,激发你的思维以尽可能多地列出要点。第二步就要利用逻辑思维导图的收敛过程,将发散的要点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归类,并在此过程中修正和补充第一步的思考结果。
首先,将A4纸上所有尚未连线的节点做好归类。你可能需要新增一些分类节点以归纳零散的子节点,并跟中心点连接起来,呈现出从中间向四周发散的形状。还记得我们之前学的收敛思考的方法吧。
- 收敛思考之归纳推理:
- √ 时间的逻辑顺序(简称时间顺序,表示“时间先后”的逻辑关系);
- √ 结构的逻辑顺序(简称结构顺序,表示“整体与部分”的逻辑关系);
- √ 重要性的逻辑顺序(简称重要性顺序,表示“同类事物归为一类”的逻辑关系)。
- 收敛思考之演绎推理:
- √ 演绎的逻辑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问题、原因、对策;等等)。
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收敛思考方法,将你思维导图中的要点重新进行连线归类。你在连线归类时,一定要不断地问自己:“这几个要点是依据什么逻辑顺序归类在一起的?”如果你找不到归类的逻辑顺序依据,那就证明这几个要点不应该归为一类,你需要将它们重新与其他要点进行归类,甚至需要你将现有的要点重新分解、升级或修改。
例如,你可能将“减少衣服”、“减少行李”、“卸载车的备用胎”三个要点连线在了“减轻重量”这个节点下,如图2.4.45所示
图2.4.45 “减轻重量”的连线
这时你就要问自己:“‘减少衣服’、‘减少行李’、‘卸载车的备用胎’这3个要点是依据什么逻辑顺序归类在一起的?”
是演绎的逻辑顺序吗?显然不是!那就只能考虑归纳推理下的三个逻辑顺序了。是时间顺序吗?三个动作间没有时间先后关系,也不是。是结构顺序吗?三个部分不能组成一个结构完整的整体,减轻重量的方法有很多,应该不止这三种,所以也不是。是重要性顺序吗?好像是。这3个都是减轻重量的方法,有共同特性,满足了重要性的第1个要求。我们继续验证是否满足重要性的第2个要求:按重要性排序。那么你如何排列“减少衣服”、“减少行李”、“卸载车的备用胎”的先后顺序呢?是按照重量的大小吗?你可能会说按照重量的大小,衣服最轻,行李重一些,车的备用胎更重。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些是重要的,那些不重要的是什么?你可能会说少吃点饭可以减轻重量。这是一个影响因素,但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不重要。还有吗?40个人不穿鞋子也可以减轻重量,但基本也可以归为不重要的。我们刚刚都在看人的身上有什么,车子方面呢?除了备用胎,车子还有其他的东西吗?车子的座位可以调节,有的座位可以拆卸。座位的重量不轻吧,忽略了就不太合适了。这样看来,我们又增添了一个办法:拆卸车的座位。
图2.4.46 “减轻重量”的连线调整
是不是这样(见图2.4.46),过桥的连线就完成了?
图2.4.47 “过桥”的连线
看了图2.4.47你有什么感觉?是不是怎么看都不太对劲?哪里不对呢?我们还是用老方法——收敛思考。先看第一层框架,“减轻重量”、“加固桥墩”、“换车”,这是依据什么逻辑顺序归类在一起的?
是演绎的逻辑顺序吗?显然不是!那就只能考虑归纳推理下的三个逻辑顺序了。是时间顺序吗?三个动作间没有时间先后关系,也不是。是结构顺序吗?三个部分不能组成一个结构完整的整体,过桥的方法有很多,应该不止这三种,所以也不是。是重要性顺序吗?好像是。但换车也是在减轻重量,难不成应该把换车也放到减轻重量的旗下,如图2.4.48所示。
图2.4.48 “过桥”的连线调整
这时再看第一层框架,演绎的顺序?不是。时间顺序?也不是。结构顺序?有点像。加固桥墩可以加大承重。再仔细想想,有没有更好的框架。减轻重量,是减轻什么东西的重量?减少衣服、减少行李都是在说人,卸载车的备用胎、卸载车的座位、换车都是在说车。加固桥墩说的是什么?说的是桥。说到这里,你应该恍然大悟了吧,影响过桥的三个要素在发散与收敛中找到了。我们重新画出第一层框架,如图2.4.49所示。
图2.4.49 “过桥”的连线调整
这时的第一层框架是不是清晰了很多。什么顺序呢?演绎顺序?不是。时间顺序?不是。结构顺序?是的。人、车、桥构成了过桥影响因素的完整整体。
这时我们可以移步第二层了,先看“人”这一个层次(见图2.4.50)。
图2.4.50 “人”的连线
这里依据的是什么顺序?四大顺序轮番轰炸一遍。比较像重要性顺序,因为解决方法就是减轻重量。之前提到了少吃饭影响不大,归为不重要,忽略。你可能还会想到类似于剃头发,这影响也不大,也忽略。你如果具有牺牲精神,可能还会想到壮士断臂,这伤害太大,也忽略。看似最重要的影响人的重量的要素已经列全了。
有没有其他框架呢?我们这时候是不是可以想一想自上而下的框架呢?开局的时候我们用到了“过桥”与“不过桥”正反两面。现在可以用什么常用框架呢?是不是可以考虑用“个体”与“整体”,如图2.4.51所示。
图2.4.51 “人”的连线调整
这样一看,“整体”那里明显少了一块东西。应该加什么呢?可以考虑分批次过桥(见图2.4.52)。
图2.4.52 “人”的连线再调整
“人”这个影响要素,我们处理完了,再来看看“车”。目前“车”的框架如图2.4.53所示。
图2.4.53 “车”的连线
还是收敛思考,依据的是什么顺序呢?四大顺序中,比较像重要性顺序,因为都是在减轻车的重量。但卸载车的备用胎、卸载车的座位和换车归为一类又不太合适,说的不是一辆车的事情。这里我们再次找自上而下的方法来帮忙。把“换车”变为“其他车”,重构框架,如图2.4.54所示。
图2.4.54 “车”的连线调整
“其他车”这里明显又缺了什么东西。是不是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一辆车和多辆车(见图2.4.55)。
图2.4.55 “车”的连线再调整
“过桥”这里还有最后一个影响因素——“桥”。现在“桥”的框架如图2.4.56所示。
图2.4.56 “桥”的连线
这依据的是什么顺序?四大顺序中,可能你想说重要性顺序。加大承重可以“加固桥墩”。但是“桥面”也是一座桥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加大承重也可以通过“加固桥面”。可见重要性顺序并不成立,更不用说是结构顺序了。修改后,如图2.4.57所示。
图2.4.57 “桥”的连线
这样应该是结构顺序了吧,桥墩、桥面我们都进行了加固。“过桥”的这一边我们都已经处理过了(见图2.4.58)。
图2.4.58 “过桥”的连线
我们接下来看“不过桥”的这一边,如图2.4.59所示。
图2.4.59 “不过桥”的连线
这里只写了“换条路”,换什么路呢?你可能会说,很简单啊,找一条其他的比较近的路去上海就可以,只要没有“危桥”就可以。你说的是高速公路吗?如果是,那图2.4.59应该改成图2.4.60。
图2.4.60 “不过桥”的连线调整
是不是只能是公路?你可能会说,大巴车只能在公路上行驶。这时候你已经给自己设限了。我们在发散思维时,切忌给自己设限。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速度与激情7》,电影的火爆程度自不用说,而里面让很多观众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从飞机上空降跑车。说到这里,你应该知道该怎么做了吧。不过桥,我们可以坐大巴从其他道路绕过去,也可以从空中飞过去——用直升机把车吊过去。“不过桥”的框架调整如图2.4.61所示。
图2.4.61 “不过桥”的再调整
这是什么顺序?你可能想说结构顺序。但明显少了一块。水陆空三栖,我们还差“水”。再次调整框架,如图2.4.62所示。
图2.4.62 “不过桥”的三次调整
请重复上面的思考和检查步骤,直至作出如图2.4.63的逻辑思维导图。
图2.4.63 “送乘客去上海”的逻辑思维导图
步骤三:构建框架。
经历“罗列要点”和“连线归类”后,我们终于来到了第三个步骤:构建框架。我们将逻辑思维导图转化为更有效展现思考结果的框架形式。这里我们以常用的逻辑树的形式展示,如图2.4.64所示。
图2.4.64 “送乘客去上海”的逻辑树
步骤四:检查框架。
将提炼的框架以逻辑树的形式展示后,我们就进入最后一步,对逻辑树做是否符合MECE的检查。
针对重要性顺序,MECE仅检查要点是否重叠,不检查是否遗漏。例如,“减轻个体重量”中的“衣服”和“行李”是重要性顺序,只检查“ME”,不检查“CE”。
其他逻辑顺序都要符合MECE。例如,第一层的“过桥”与“不过桥”符合MECE;第二层的“人”、“车”、“桥”也符合MECE;第三层的“水”、“陆”、“空”也符合MECE。
只有这样全部都符合MECE的方案,才能做到考虑周全,又不会重复劳动。
小结
自下而上提炼框架与自上而下选用框架各有优劣,在实际思考的时候两者一般很难做严格区分,大多数时候都需要综合运用。本节通过一个“过危桥”的案例做了综合运用的演示。其实这个案例可以更多地使用自上而下的方式构建框架,比如在“过桥”的要点下面,我们可以直接自上而下地分解出题目所含的要素“人”、“车”、“桥”。但为了让你更多地了解综合运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构建框架的方法,也为了让你复习一遍四大逻辑顺序,因此采用了自下而上提炼框架的方法进行了演示,希望能对你加深理解有所帮助。